Fontevraud Abbey 是法國的一間修道院,始建於西元 12 世紀,於 2000 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。
這座修道院由 Robert d’Arbrissel 發想設計,不同於一般修道院男女分隔的限制,他的理想是建立一個修道院內的小型社會,裡面住來自不同背景與性別的人們,如同一個「理想國」,人們在心靈富足的情況下安居樂業、自給自足。

12 世紀末,英王亨利二式、埃利諾與獅心王查理長眠於 Fontevraud Abbey 後,掀起貴族與王室後裔入住修行的熱潮,但也正因如此,原本戒律嚴謹的修道院,在權貴人士進駐後,很多的「特例」被開啟(譬如國軍為阿帕契姊開放特例!)秉持清心寡慾的修道院,逐漸成為上流社會競相追逐的舞台。

1789 年法國大革命爆發,法國境內的修道院紛紛遭解散,連聖米歇爾修道院也不例外,Fontevraud Abbey 被拆戶,拿破崙下令將之改建成監獄,開始一段黑暗歷史。

Fontevraud Abbey 據說是當時最堅固的牢獄,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,許多被抓的反抗軍都被監禁在此,至少十人遭槍決。
戰爭結束後,法國掀起歷史文物保存的潮流,Fontevraud Abbey 重新被修復,並於 20 世紀末重新開放給一般大眾,重返當初創辦人的理念,成為一個人人都能參與其中的理想社會。

當我第一次來到 Fontevraud Abbey,雄偉的修道院有如一座城堡,其規模之大令人咋舌。

踏入修道院後,就是遼闊的廣場,人們可在此進行活動,譬如果菜市集、曬棉被等等。

進去後會先經過展示間,然後就是修道院典型的迴廊 Cloister,其拱廊非常雄偉,雖不致華麗,但精細雕刻也足以讓人瞠目結舌。

一般的修道院都會有一座由迴廊圍繞的花園,不只在 Fontevraud,聖米歇爾山的修道院、亞爾的修道院,只要是修道院,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建築形式(但我不確定法國以外的修道院是否也是如此)。


修士用餐的地方,雕琢的十分美麗,牆上繪有宗教故事,細節也不馬虎。
穿越迴廊後,便可進到主建築瞻仰英國國王與王后之墓。


Fontevraud Abbey 之所以知名,不只因為這座修道院本身的歷史背景,更是因為這裡是英王亨利二世、其子獅心王理查,以及王后們的長眠之地。許多英國人大遠來到這裡,就是為了景仰金雀花王朝的國王與王后。

英國王室的進駐,為這座修道院增添故事般的神祕氣息,許多遊客紛紛造訪,觀賞這座將近 1000 年的歷史建築,同時景仰英國國王與王后。
然而這座修道院厲害的地方不僅於此,Fontevraud Abbey 在西元 2000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後,2014 年更加入飯店業與餐飲業,並融入最新科技,讓遺產不只是遺產,它可以與觀光客對話,可以讓小朋友在牆上作畫,可說是活化歷史遺產中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。
💡想了更多法國旅遊資訊嗎?歡迎訂閱電子報。帶你像當地人一樣玩法國!